2019年一级建造师辅导资料:水泥砼下基层的性能和作用
发布时间:2019-05-20 一级建造师
2019年定于2019年9月22—23日举行,为考生搜集整理备考资料供您学习使用。详情请查阅频道。
水泥砼下基层的性能和作用:应具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较大的刚度,抗变形能力强,坚实、平整、整体性好。基层的作用:防止或减轻由于哪泥产生板底脱空和错台等病害;与垫层共同作用,可控制或减少路基不均匀冻胀或体积变形对混凝土面层产生的不利影响;为混凝土面层施工提供稳定而坚实的工作面,并改善接缝的传荷能力。
水泥砼道路基层材料的选用原则: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特重交通宜选用贫混凝土、碾压砼或沥青混凝土;重交通道路宜选用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中、轻交通道路宜选择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湿润和多雨地区,繁重交通路段宜采用排水基层。
水泥砼路面设置接缝目的和接缝形式:混凝土板在温度变化影响下会产生胀缩。为防止胀缩作用导致板体裂缝或翘曲,混凝土板设有垂直相交的纵向和横向缝,将混凝土板分为矩形板。一般相邻的接缝对齐,不错缝。每块矩形板的板长按面层类型、厚度并由应力计算确定。纵向接缝是根据路面宽度和施工铺筑宽度设置。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平缝形式的纵向施工缝。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 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假缝形式的纵向缩缝,纵缝应与线路中线平行。
横向接缝:横向施工缝尽可能选在缩缝或胀缝处。前者采用加传力杆的平缝形式,后者同胀缝形式。特殊情况下,采用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
胀缝设置:除夏季施工的板,且板厚大于等于20Omm 时可不设胀缝外,其他季节施工时均应设胀缝。胀缝间距一般为100-2oom 。棍凝土板边与邻近桥梁等其他结构物相接处或板厚有变化或有竖曲线时,一般也均设胀缝。横向缩缝为假缝时,可等间距或变间距布置,一般不设传力杆。
水泥砼路面配合比设计考虑的因素: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在兼顾技术经济性的同时应满足抗弯强度、工作性、耐久性三项指标要求。根据《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的规定,并按统计数据得出的变异系数、试验样本的标准差,保证率系数确定配制28d 弯拉强度值。不同摊铺方式混凝上最佳工作性范围及最大用水量、混凝土含气量、混凝土最大水灰比和最小单位水泥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严寒地区路面混凝土抗冻等级不宜小于F250 ,寒冷地区不宜小于F2oo 。
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应符合:高温施工时,混凝上拌合物的初凝时间不得小于3h ,低温施工时.终凝时间不得大于1Oh ;外加剂的掺量应由混凝上试配试验确定;当引气剂与减水剂或高效减水剂等外加剂复配在同一水溶液中时,不得发生絮凝现象。
|